D.Y.的Paintings
作者归档:101kPa
国外规范中译版
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禁止转载。
由于涉及著作版权,且中译本均为个人内部资料,不对外提供。
国外规范中译版
Code | Title |
AISC 360-05-chn |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
AISC 360-10-chn |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
ASCE 7-10-chn | 美国建筑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规范 |
AISC 341-10-chn | 美国钢结构建筑抗震规范 |
AISC 318-11-chn | 美国混凝土建筑结构规范 |
BS EN 1992-2-1995-chn | 欧洲混凝土桥规范 |
BS EN 1993-1-1-2005-chn | 欧洲钢结构规范:通用规则及适用于建筑物的规定 |
BS EN 1993-1-8-2005-chn | 欧洲钢结构规范:节点设计 |
BS EN 1993-1-10-2005-chn | 欧洲钢结构规范:材料的韧性及厚度方向性能 |
BS EN 1994-2-1997-chn | 欧洲钢-混凝土组合桥规范 |
日本钢结构设计规范-2005-chn | 日本钢结构设计规范(2005修订版):容许应力设计法 |
英钢协出版物 BCSA Publication
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禁止转载。
由于涉及著作版权,不对外提供。
BCSA Publication
BCSA NO. | Title |
P35-03 | Steel Buildings |
P36-04 | BCSA Code of Practice for Erection of Low Rise Buildings |
P37/04 | BCSA Code of Practice for Metal Decking and Stud Welding |
P38/05 | BCSA Guide to the Erection of Steel Bridges |
P39/05 | BCSA Guide to Steel Erection in Windy Conditions |
P40/05 | Galvanizing Structural Steelwork |
P41/05 | Steel Details |
P42/06 | BCSA Code of Practice for Erection of Multi-Storey Buildings |
P43/07 | BCSA Guide to Work at Height during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Steelwork |
P44/07 | BCSA Guide to the Installation of Deep Decking |
P45/07 | Allocation of Design Responsibilities in Constructional Steelwork |
P46/08 | Guide to the CE Marking of Structural Steelwork |
P47/09 | BCSA Guide to the Management of Site Lifting Operations |
P48/09 | Health and Safety on Steel Construction Sites Guide for Employees |
P49/09 | Health and Safety in the Workshop for Employees A Guide for Steelwork Contractors |
P50/09 | Typical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work |
P51/10 | Steel Bridges |
P52/10 | NSSS 5th Ed CE Marking Version |
P53/10 | Eurocode Load Combinations for Steel Structures |
P54/12 | Guide to Weld Inspec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work |
P55/13 | Handbook of Structural Steelwork Eurocode Edition |
Designers’ Guide to Eurocode
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禁止转载。
由于涉及著作版权,不对外提供。
Designers’ Guide to Eurocode
Design Guide | Title |
EN 1990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0 |
EN 1991-1-4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1-1-4 |
EN 1992-1-1 and EN 1992-1-2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2-1-1 and EN 1992-1-2 |
EN 1993-1-1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3-1-1 |
EN 1994-2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4-2 |
EN 1998-1 and EN 1998-5 | Designers’ guide to EN 1998-1 and EN 1998-5 |
色达之行
交易策略的风险纪律
© Written by J.Y. WANG
1、顺应中等趋势的方向交易。
2、在上升趋势中,趁跌买入;在下降趋势中,逢涨卖出。
3、让利润充分增长,把亏损限于小额。
4、始终为头寸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以限制亏损。
5、不要心血来潮地做交易,打有计划之战。
6、先制订好计划,然后贯彻到底。
7、奉行资金管理的各项要领(见资金管理的风险纪律)。
8、分散投资,但须注意,“过犹不及”。
9、报偿-风险比至少要达到3比1,方可动作。
10、当采用金字塔法增加头寸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后来的每一层头寸必须小于前一层。
b.只能在盈利的头寸上加码。
c.不可以在亏损头寸上再增加头寸。
d.把保护性止损指令设置在盈亏平衡带。
11、绝不要追加保证金,别把活钱扔进死头寸里去,要坚决止损。
12、在平回盈利头寸前,优先平仓了结亏损的头寸。
13、除非是从事极短线的交易,否则总应当在市场之外,最好是在市场闭市期间,做好决策。
14、研究工作应当由长期逐步过渡到短期。
15、利用日内图表找准入市、出市点。
16、在从事当日交易之前,先掌握隔日交易的技巧。
17、尽量别理会常识;不要对传播媒介的任何说法过于信以为真。
18、学会踏踏实实地当少数派。如果你对市场的判断正确,那么,大多数人的意见会与你相左。
19、技术分析的技巧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学习探索。
20、力求简明。复杂的并不一定是优越的。
21、尽量不锁仓,锁仓只锁利润仓。
资金管理的风险纪律
© Written by J.Y. WANG
资金管理所解决的问题,事关我们的生死存亡。资金管理增加了交易者生存下去的机会。
普遍性的资金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四条:
1、总投资额必须限制在全部资本的50%以内。
2、在任何单个市场上所投入的总资金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10%到15%以内。
3、在任何单个市场上最大亏损金额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5%以内。
4、在任何一个市场群类上所投入的保证金总额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25%以内。
盈利与亏损的不对称性
亏损比例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弥补亏损所需收益率 | 0.0% | 5.3% | 11.1% | 17.6% | 25.0% | 33.3% | 42.9% | 53.8% |
亏损比例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弥补亏损所需收益率 | 53.8% | 66.7% | 81.8% | 100.0% | 122.2% | 150.0% | 185.7% | 233.3% |
交易中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1、最成功的交易商也只能在40%的交易中获利。由于大多数的交易是亏损,所以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确保获利交易的盈利额大于亏损交易的损失额。
2、始终采用复合头寸来进行交易。所谓复合头寸,是指我们把交易的单位分成交易头寸和跟势头寸两部分。跟势头寸部分图谋长期的有利之处。对于它们我们设置较远的止损指令,为市场的巩固或调整留有充分的余地。交易头寸部分用来从事频繁地出市入市的短线交易。如果市场已经到达第一个目标,或接近某个阻挡区,同时摆动指数也显示出超买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交易头寸部分地平仓获利,或者安排较近的止损指令。其目的是要锁定或确保利润。如果之后的趋势又恢复了,那么我们就把已平仓的头寸重新补回来。
3、在突破前预先入市时,交易者不妨开立一点小头寸;然后,在突破时,再添一点头寸;最后等突破后市场调整性地调回时,再追加一点头寸。
4、当阻挡被击破时,可能构成开立新的多头的信号。而这个新头寸的保护性止损指令就可以设置在最近的支撑点的下方。
5、在上升趋势中,向下的调整常常回撤到前面的上涨进程的40%~60%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开立新的多头头寸。在下降趋势中,40%~60%的向上反弹通常提供了优越的抛空机会。同理在日内价格图上,也可以应用百分比回撤的概念。
6、在上升运动之后,其下方的价格跳空通常起到支撑作用。当价格跌回价格跳空的上边缘、或者回到价格跳空之内的时候,我们买入。然后我们把止损指令放置在跳空之下。反之同理。
7、在上升趋势中,在支撑区附近买进,但是如果该支撑被击溃,就尽快平仓出市。而在下降趋势中,我们尽可能在接近阻挡区之处卖出,但是如果该阻挡被冲破,也尽快平仓出市。在上升趋势的向下调整中如果沿着调整阶段中的高点所连成的紧凑下降趋势线被向上突破,也可用作买入信号。而在下降趋势的向上调整中,如果调整阶段的紧凑趋势线被向下突破了,也可能是做空的机会。
8、在连串获利之后马上就扩大注入市场的本金,是最糟糕的时机。就像在上升趋势中,当市场处于超买状态时买入一样。更明智的做法是(这与人的本性有点不符),在本金稍有亏损的时候,便开始增加投入。这么做,增大了重头投入处在净资产的低谷而不是在净资产的顶峰的机会。